近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问印度期间接受采访时,声称台海若发生战争,菲律宾势必卷入其中。此言一出,一片哗然。事实上,自2024年以来,菲多位军政要员就频打“台湾牌”,这次马科斯公然抛出“台海涉菲论”,更是突破菲官方涉台言论底线。菲律宾政府涉台立场如何一步步滑坡,其背后的政治目的何在,又会将菲律宾引向何方?上述问题不仅需要菲政府审慎思考,也已成为地区各国的关注焦点。
菲“台海涉菲论”蓄谋已久。2024年初,马科斯公开祝贺赖清德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不久后,他又在会见越南领导人时公然渲染所谓对台海局势的担忧。2025年4月,菲军总参谋长布劳纳公开宣称,如果台湾遭到“侵略”,菲军必须参与救援在台菲籍劳工,且不应局限于“仅保卫菲本国领土”。马科斯在访印期间发表涉台言论后遭中方驳斥,他随即辩称其发言被曲解,试图“装无辜”。“先踩红线再道歉”,已成为马科斯政府涉台表态的惯用伎俩。
近两年,马科斯政府与台勾连愈发露骨。政治层面,菲以吸引投资为由,于2025年签署第82号备忘录,放宽对台交往限制;经济层面,菲台多次召开“部长级”经济会议,举办产业链合作论坛,还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军事层面,菲台以海警联合培训为抓手,开展“泛安全化”合作。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9月,台当局任命李廷盛为台北驻马尼拉经济文化办事处副代表。李廷盛在台军背景深厚,其任命直接指向菲台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勾连,他本人也曾在公开场合鼓吹台菲应合作应对“共同威胁”。可见,本届菲律宾政府虽然表面上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实则阳奉阴违,破坏中菲关系的政治根基。
外交冒险图谋“内病外治”。马科斯在台湾问题上铤而走险,主要的考量可能在于转移内部矛盾。马科斯在当选总统后忙于政治斗争,将社会民生问题抛诸脑后。3年来,菲国内大米、猪肉、洋葱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危机频发,民众生活深受影响。菲律宾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菲律宾家庭贫困率为10.9%,菲官方还在2024年早些时候宣布全国贫困率下降,但菲民调机构2025年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菲民众实际自评贫困率高达60%以上。经济治理持续失能引发民众强烈不满,今年4月的民调显示,马科斯政府的支持率已经暴跌至25%。
在面临国内民意反弹的同时,马科斯还面临政治对手的反击。3月11日,菲律宾警方拘留前总统杜特尔特并将其送往国际刑事法院总部所在地荷兰海牙,引发菲国内民意强烈反弹,杜特尔特派系支持率不降反升。此后,马科斯政府就不断在南海制造摩擦,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综上,马科斯炒作台湾问题背后的目的,是通过放大外部矛盾掩盖国内治理失败,为下阶段政治角力积攒筹码。然而,马科斯借台海问题“内病外治”的企图不会得逞。冒险主义外交更无益于解决实际问题,只会损害地区和平稳定和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甘当“马前卒”必成弃子。从更深层次看,马科斯政府在南海和台湾问题上的冒险离不开美国的推波助澜。美国为维护其全球霸权,将南海和台海塑造为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马科斯则甘当美国战略马前卒,将国家利益捆绑在美国战车上,本质是拿菲老百姓福祉和中菲关系作赌注,换取美国的政治支持。
历史一再证明,美国从不会善待“棋子”。本届美国政府对盟友的实用主义态度已让菲律宾尝到苦头:马科斯访美时原本期待获得关税减免等支持,最终仅换来1%的象征性让步。更讽刺的是,马科斯称美国是“最强大伙伴”,美国总统特朗普却直言“不反对菲中友好相处”。另外,美国拟对进口芯片加征100%关税,将直接冲击占菲出口额近半的电子产业,可能将给菲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
当前,马科斯已陷入战略困局:既因迎合美国损害了对华关系,又未能换来美实质性支持。以更激进言行反复对美“表忠心”,只会进一步恶化菲战略环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任何企图以此作为政治筹码的行为都注定会失败。马科斯若继续执迷不悟,不仅将损害菲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还会让自己沦为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历史罪人。悬崖勒马还是万劫不复,将是一个摆在马科斯面前的关键战略抉择。
(作者是北京大学学者)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马宇晨
责任编辑:刘鹏林